聽力簡易自我評量法
1. 常聽錯1和7
2. 聽不清別人說話,需重複兩次以上才聽見
3. 聽不到沒注意的聲音
4. 聽不到電鈴鳥叫聲

「別的小朋友聽到鞭炮聲會怕,我兒子怎麼不會?」中華民國社區重聽福利協會理事長李美玲因此帶兒子就醫,才發現兒子聽力受損,可能跟幼時服感冒藥有關,所幸及早治療訓練,現在已適應生活。
因兒子遭遇,李美玲與其他聽損兒家長創立協會,推動新生兒聽力篩檢。她說,協會裡不乏小一學童,因聽力受損上課無法專心,屢遭老師多次指正仍未改善,檢查證實有聽力問題。
統計全台約有十二萬人聽損,尤其六十歲以上約四成五的人有聽力障礙;且每七位求診個案中,就有一位是年輕人。李美玲認為,可能跟環境噪音太大,如捷運、飛航、施工或長時間戴耳機等因素有關。
「聽力受損多數是不可逆的。」馬偕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呂宜興說,若是耳膜破裂、耳積水等突發性聽損,治療後聽力就會恢復;但多數是聽神經的外毛細胞受損,即使在黃金治療期的一至兩周內就醫,聽力仍會慢慢喪失。
呂宜興指出,近年聽損個案有年輕化趨勢,主要因長時間戴耳機,尤其部分民眾喜歡邊運動、邊聽音樂;但運動過程難以戴穩耳機,音量常會調更大聲,長期對聽力易致極大損害。
台北新都扶輪社與社區重聽福利協會合作,推出全台第一輛聽力篩檢巡迴車,昨從台北出發,計畫全台走透透到各地做聽力篩檢,幫助民眾找出聽損問題,及時治療、確保清晰好耳力。





突發性的聽力喪失,可能是傳導性或是感音性聽力障礙。傳導性(物理)的因素可能是耳垢填塞、異物、中耳積水,外傷性耳膜破損或聽小骨損傷等「傳導路徑」問題,只要除去傳導性因素後,就有機會改善。
臨床上較困擾的是「突發性感音性聽力障礙」,其學術定義是3天內發生連續3個頻率大於30分貝的聽力喪失;患者必須就醫接受聽力評估。
「突發性感音性聽力障礙」多以單側聽損表現為主,發生原因以循環問題、感染、外傷因素較常見,其他包括藥物、自體免疫抗體、壓力、聽神經瘤等,都可能導致「突發性聽障」。
臨床表現,由於前庭、耳蝸系統相鄰,可能同時受到影響,造成聽損、耳鳴與暈眩的症狀。
統計上,越高頻率、越高分貝的聽損則恢復機會越小;眩暈情形持續越久,預後也較差。所以把握黃金治療期(約1-2星期),積極介入治療是最重要的。
目前對於「突發性感音性聽力障礙」由於無法一開始即認定病因,所以在檢查的同時就要先給予治療,以增加神經恢復機會。
◎目前經驗上的標準用藥如下:
●類固醇(口服、耳內):其目的在於減少聽神經損傷、水腫與發炎的程度,讓功能正常的細胞能更快啟動修復。短時間高劑量類固醇的使用可能造成血糖急遽變化、腸胃不適,甚至出血的情形,可搭配胃藥與制酸劑使用,以減少不適。
●針劑類循環藥物(Rheomacrodex):目的為增加體內循環體液量,讓器官氧氣與營養更好,但在有嚴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適用。
●高壓氧、銀杏、鎮定類藥物:這些都是症狀治療,目的為讓器官氧氣與營養更好,減少自由基傷害,並減少神經異常放電的耳鳴或是眩暈感。
經驗上來說,黃金治療期約在發生後的2個星期,眩暈感約在3-4星期穩定;聽力與耳鳴狀態約在2個月定型;約莫2/3的病人聽力能夠進步,但幅度未定,所以當突發性聽力障礙降臨時,儘快至耳鼻喉科就診與治療,多一分治癒機會。

 (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耳鼻喉暨頭頸部主治醫師)




iPhone 6S在全球眾多粉絲的歡呼下,榮譽登場!除了讓蘋果這家世界上最貴股票大幅躍進外,其運行平台iOS9中新增若干功能,頓時讓各行各業人士不禁冷汗一身,尤其是聽力行業。

蘋果的iOS6​​已經將助聽器功能和相關標準納入其中。在新買的iPhone 6S的新功能有一欄是這樣說明:“蘋果正在和頂級助聽器廠家一起,推出iPhone兼容的助聽器,將為用戶提供省電、高品質的數位聽力體驗。”此項舉措標誌著蘋果開始進軍智慧型助聽器市場。

需要說明的是,根據蘋果的約定,目前只有iPhone 4S、iPhone 5和iPhone6​​具有這種功能,而早期的iPhone手機則不具有這個功能。

根據蘋果早期專利的推出,蘋果兼容性助聽器除了能和旗下智能手機鏈接外,還具有能遙控調試和分享驗配參數等功能,使得助聽器市場能夠更快更好的發展。



許多人會聽到一種發自耳內或頭部的特殊聲音,有的人說像是“鳥叫聲”,有的人說像是“風吹聲”,甚至還有人說像是“蟬鳴聲”、“汽笛聲”、“流水聲”等等,但是在身旁既沒有鳥,也沒有風,更別提蟬、汽笛和流水了。這,就是耳鳴。

耳鳴是一種常見疾病,​​很多人對耳鳴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,認為耳鳴和感冒一樣會自我痊癒,這種態度不可取。讓我們來找出躲在耳鳴背後的“隱形殺手”。

隱形殺手之一:鼻咽癌

很多人會認為,鼻咽癌總歸是長在鼻咽部,和耳朵有什麼關係?其實,它們的關係可密切了。人的鼻咽部與中耳腔之間有左右兩根相通的管道叫咽鼓管,鼻咽癌往往發生在咽鼓管開口的附近。患者經常會伴有耳鳴,同時耳部有悶脹感和堵塞感,聽力也減退,但是聽自己說話反而覺得響亮。

在鼻咽癌就診人數中,大約有半數的病人有耳鳴現象,這種耳鳴常常是低頻的嗡嗡聲。所以,一旦出現以上症狀者,尤其是經常吸煙的男性,要高度警惕鼻咽癌的可能。

隱形殺手之二:突發性耳聾

突發性耳聾也稱突發性聽力損失,是一種自發、突然而且往往出現在單側耳朵的神經性聽力急速下降,往往同時伴有耳鳴,且以高音調為主。該病病因不明,可能和機體受冷、受熱、疲勞過度、過敏或流感、腮腺炎、帶狀皰疹等病毒感染等有關,內耳的血液循環和物質代謝發生障礙,供血不足而導致聽力下降。此外,血栓的形成會加重內耳血液循環障礙,所以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一旦伴有耳鳴,一定要警惕並及時去醫院做全面檢查,防患於未然。

隱形殺手之三:聽神經瘤

聽神經瘤是聽神經的鞘膜細胞發生病變而產生的腫瘤,佔顱內腫瘤的7%—12%,是顱內神經瘤最多見的一種。在它的早期由於腫瘤壓迫到聽神經,往往會有單側耳鳴出現,而且是高音調的蟬鳴聲或汽笛聲。開始是陣發性的,繼而發展為持續性的,出現進行性的聽力下降甚至耳聾。由於在內耳道內聽神經伴隨著顏面神經和前庭神經等,所以腫瘤很有可能也壓迫到它們而伴隨出現面部麻木、面癱和眩暈等症狀。聽神經瘤絕大多數為良性腫瘤,大多采用手術切除法治療。

隱形殺手之四:心血管病

耳鳴可能是冠心病的先兆。有的心血管病患者可能會伴隨有雙側性、高音調的耳鳴。這是因為耳蝸對血量和含氧量比較敏感,在心血管病早期時,流向腦部的血量和血液中的含氧量會降低,這就使得耳蝸的微細血管動力異常,最終導致耳鳴。據統計,在有耳鳴的心臟病患者中,86.7%的患者耳鳴比心絞痛先出現,8.6%的患者心絞痛和耳鳴同時出現。因此,凡是心血管病人,尤其是中老年患者,一旦出現持久的耳鳴,應到醫院進行心血管系統檢查。

隱形殺手之五:藥物中毒

服用藥物不當會引起藥物中毒,中毒症狀之一便有可能是耳鳴。這是因為有的藥物損傷了內耳神經所致。如服用大劑量奎寧、奎尼丁、氯喹等藥物,可引起劇烈耳鳴,但停藥後會逐漸好轉,大多不會影響聽力。而大劑量的慶大霉素、鏈黴素、卡那黴素等藥物對聽神經及前庭神經有非常大的損害,若不及時停藥,會迅速發展成耳聾,並難以恢復。

隱形殺手之六:壓力與情緒緊張

工作壓力大與情緒緊張是耳鳴的一個重要原因,更年期、白領階層的緊張工作、學生的緊張學習、中老年晚上打麻將睡眠過晚都會引起耳鳴,這種耳鳴通過用藥和調節情緒和改變生活習慣可以改善或消失。老年性內耳細胞功能退化也是耳鳴的常見原因。



你和父母說話 總是「雞同鴨講」嗎?
你的父母最近是否常誤解你的意思,老是忘記你說過的事,要人一再提醒,甚至不愛出門,從社交圈中退縮下來…,這可能不是健忘,也不是有憂鬱症,而是聽力出了問題。
王伯伯在兒子的婚禮上,遇見一位多年不見的老友,高興地拉開喉嚨述說好友的糗事,惹得親友笑聲不斷,好友卻尷尬萬分,在旁的女兒見狀,委婉勸說:「爸,別說了!菜要上了。」王伯伯說:「什麼?誰槓上了?」
你家裡有重聽的長輩嗎?重聽者聽不清楚,不但說話的音量大,聽廣播、看電視的聲音也加大,旁人的耳膜可能受不了,他卻絲毫不以為意。
內耳功能退化引起重聽
究竟老人重聽是怎麼引起的?國泰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林俊成說,老人重聽是漸進式,不是短時間形成的。他解釋,老人重聽不論是「傳導性聽力障礙」(聲音難以經空氣傳導進耳膜震動產生聽覺)或是「感音性聽力障礙」(聲音難以經乳突震動傳至耳朵內膜產生聽覺),都是年紀大內耳功能退化所致,其他像長期暴露在噪音中,也會導致重聽。
重聽者除了對聲音感受不靈敏外,還會對旁人說「耳朵悶悶的」,這時家人要注意長輩可能有重聽傾向,或是內耳功能障礙導致語言辯識能力退化,「上述都是早期症狀,究竟狀況如何,還是讓醫生診治最好。」林俊成醫師補充,通常50歲以上的老人,或多或少都有重聽的情形,往後每增加10歲,聽力就會減低5~10分貝。
由於老人重聽是漸進式發生,臺北榮民總醫院臨床心理師楊雅明從心理層面將它分為「不知不覺」、「後知後覺」及「先知先覺」三個階段。
1.不知不覺型
納悶聲音怎麼變小了
初期老人家會因「不知不覺」發現周遭聲音變小,而要求家人將電視音量開大,或者說話大聲點讓他聽到,這個階段的老人家會一味希望對方配合他。楊雅明指出,榮民總醫院由於看診的榮民伯伯多,常可看見「大聲公」,旁人看來還以為伯伯在發脾氣或跟別人吵架!
楊雅明心理師的門診也常遇到病患不知自己聽力變差,日常生活都要求家人配合的例子,不但看電視時將音量調大,連講電話的聲音都特別大,個性變得跋扈難纏,增添家人的困擾。
2.後知後覺型
聽不清楚別人說什麼
等到聽力更差變成「耳背」時,便進入「後知後覺」階段,如聽對方說話只聽一半,聽了之後還重複問對方說些什麼。因此,別人也不想和他溝通,導致老人家焦慮,常常想為什麼自己聽不清楚,演變成不敢接電話,或者接了電話怕聽不懂對方說的話而焦慮,甚至面對人群會不安,常怕自己誤會別人的意思。
楊雅明心理師門診上遇到的案例是,有位病患說自己的耳朵一邊好、一邊不好,請醫生在聽力較好的那側說話。她認為站在醫護人員的立場,絕對要盡量配合病患的要求,讓病患覺得自己還有功能可以發揮,有被尊重的感覺。
3.先知先覺型
懷疑旁人對自己不滿
第三階段是最嚴重的階段,也就是一般人說的重聽,屬於「先知先覺」型。楊雅明心理師解釋,這階段的重聽老人已不太能理解或聽不清楚旁人說的話,因而會看對方的表情、動作去猜測意思,有時對方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,會讓重聽老人瞎猜疑,認為別人說他壞話,或看他笑話。到了第三階段,旁人用「比手畫腳」溝通是比較好的方式。
致病4因子 先進行聽力測驗再診斷
從病理學來看,引發老人重聽大都是內耳組織結構病變所致,症狀有輕有重,致病的原因可分為感覺性老年聽障(內耳耳堝等感覺細胞萎縮)、神經性老年聽障(聽神經元細胞數目減少)、代謝性老年聽障(內耳血管紋萎縮)、機械性老年聽障(內耳基底膜硬化)4大類。
林俊成表示,上述類型都是醫師診斷的參考,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及症狀各不相同,門診上仍很難診斷導致老人重聽的原因究竟屬於哪一型,不過,一般來說,醫師會先請病患進行聽力測驗再診斷。



在選配工作上,常常遇到消費者有這樣的疑問,到底誰能專業選配助聽器?



這個問題的答案是,在台灣,助聽器選配師(從事助聽器驗配工作之聽覺輔助器從業人員)和聽力師皆可選配助聽器。

助聽器產業在台灣已存在幾十年的歷史,業界有很多擁有豐富臨床選配調整經驗,用心專業的助聽器選配人員,以同理心為聽損人士解決聽不到的問題,對於各家不同的助聽器產品的了解也更加的豐富完整。

選配助聽器並不屬於聽力師的專屬業務。聽力師法當中明文規定,依據第31條的規定:

第31條(未取得資格執業之處罰及其例外情形)


未取得聽力師資格,擅自執行聽力師業務者,除下列情形外,本人及其雇主各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:

一、醫師。
二、於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醫療機構、機構在醫師、聽力師指導下實習之各相關系、組、研究所之學生或第二條所定之系、組、研究所自取得學位日起五年內之畢業生。
三、從事助聽器驗配工作之聽覺輔助器從業人員,為執行聽覺輔助器驗配,從事聽覺輔助器評估調整所必要之聽力測試。但於十二歲以下之兒童,應依醫囑為之。
聽力師從事前項第三款業務時,免依第三十六條規定處罰。

聽力師更專精於各類耳朵的醫療檢測,研究耳朵的相關疾病醫學等,能為耳朵疾病的患者帶來幫助。聽力損失欲選配助聽器,需要的是擁有更多臨床經驗,長期在業界擁有豐富經驗的助聽器選配師及相關從業人員,才能對使用者不論是在選擇助聽器產品,或是在微調等售後服務上,更瞭解使用者的需求,提供更全面的幫助。


另外,以美國的助聽器選配法律規範為例,助聽器選配師(Hearing Aid Dispenser)是受到各州助聽器選配師法律的證明與保護的。聽力師(Audiologist)若要執行助聽器選配的工作,還需通過助聽器選配的實務考試才能成為選配聽力師(Dispensing Audiologist),選配助聽器。


看到美國的例子,真希望台灣也能儘快通過助聽器選配師的相關法令,來保護這群擁有助聽器選配的專業人員。



聽力師法連結

http://www.6law.idv.tw/6law/law/%E8%81%BD%E5%8A%9B%E5%B8%AB%E6%B3%95.htm

美國加州助聽器選配執照規範

http://www.asha.org/Advocacy/state/info/CA/California-Hearing-Aid-Dispensing-Requirements/







技術提供:Blogger.